崔祚,教授,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水下仿生机器人、流固耦合数值方法、水下发射技术、固体火箭发动机数字样机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贵州省科技项目1项,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国防创新特区项目1项,参与基础加强计划173重点项目2项,发表SCI学术期刊论文20余篇,主编专著及教材4部,担任国防科技工业某重大项目副主任设计师和某航天动力专业企业导师等。2023年入选贵州省第七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千层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贵州省科技厅、广西省科技厅等单位专家库专家。
招生要求:
欢迎机械、航空航天、力学、计算机等相等相关专业的优秀学生报考。目前所研项目涉及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性能计算与流场精确预示、水下航行体动力设计与安全性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数字样机开发等内容。课题组与国防科大、北理工、北航等课题组以及航天、中船相关研究院开展项目合作,可为参加相关项目的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和未来深造或工作机会。
联系邮箱:cuizuo@yeah.net
教育背景:
2013.09—2017.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获工学博士学位
2014.10—2016.10 明尼苏达大学 机械工程系 博士联合培养
2011.09—2013.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7.09—2011.07 ok138太阳集团中国官方网站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背景:
2023.12—至今,贵州理工学院 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教授
2019.04—2022.10,国防科技大学空天工程学院 博士后
2018.04—2023.12,贵州理工学院 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副教授
部分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涡流干涉和复模态特性耦合分析的鱼类集群节能游动机理研究,2023-2026,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复模态特性的鱼类高性能波动推进模式研究,青年基金,2021-2023,主持
[3] 中船某研究所:新型通用发射技术安全性研究,XXX重点项目,2023-2025,主持
[4] 基础加强计划173重点项目专题:发动机深水XXX扰动载荷特性研究,2021-2024,主持
[5] 基础加强计划173重点项目专题:固体XXX发动机多学科耦合建模与仿真分析,2021-2024,主持
[6] 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基于流固耦合的波动推进复模态特性研究,2021-2024,主持
[7] 国防创新特区项目:水下XXX发射与稳定性技术研究,2019-2022,技术负责人,结题
[8] 贵州省科技厅新苗探索项目:水下柔性机械臂复模态振动特性及其变刚度控制的研究,2019-2021,主持
[9] 企业横向课题:水下高性能推进仿生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2023-2024,主持
[10] 国防科技大学横向课题:航行体多相流体动力特性研究,2021-2022,主持
部分学术论文:
[1]张旭尧, 崔祚*, 尹存宏等. 鳗鲡科鱼类变刚度特性对推进性能影响研究[J]. 力学学报, 2024, 56(01): 273-284.
[2] Cui Z, Zhang X. Computational study of stiffness-tuning strategies in anguilliform fish[J]. Biomimetics. 2023; 8(2):263.
[3] 崔祚, 汪阳生, 周后村. 基于水平集和浸入边界方法的鳗鲡科鱼类游动模拟研究[J]. 船舶力学, 2022, 26(10): 1409-1419.
[4] 崔祚, 吴超, 周后村. 基于CLSVOF-IB方法海洋管道流固耦合特性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 2022, 44(23): 80-86.
[5] Cui Z, Jiang H. Numerical study of complex modal characteristics in anguilliform mode of fish swimming[J],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35(10): 4511-4521.
[6] Cui Z, Jiang H. Complex modal analysis of locomotive motions of soft robotic fis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 Automation, 2021, 36(2), 75-81.
[7] Cui Z, Yang Z, Jiang H. Sharp interface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for simulating three-dimensional swimming fish[J].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2020, 14(1): 534–544.
[8] Yang Z, Cui Z, Wang S. A new numerical framework for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waves generated by objects piercing water surface[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2019, 9(2):79-83.
[9] Cui Z, Yang Z, Shen L, et al. Complex modal analysis of the movements of swimming fish propelled by body and/or caudal fin[J]. Wave motion, 2018, 78: 83-97.
[10] Chen B, Cui Z, Jiang H. Producing negative active stiffness in redundantly actuated planar rotational parallel mechanisms[J].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18, 128: 336-348.
[11] Cui Z, Yang Z, Jiang H, et al. A sharp-interface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for simulating incompressible flows with arbitrarily deforming smooth boundar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2017, 14(2): 1750080.
[12] Cui Z, Jiang H.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unniform robotic fish with variable body stiffne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 Automation, 2017, 32(2): 109-116.